[1] 邹丽云.影响云南水稻产量的灾害分析[J].中国农业气象,2002,23(1):12-15. [2] 周以鸿.云南不同地区水稻产量与气候因素关系的探讨[J].云南农业大学学报,1990(1):7-10. [3] 刘民.水稻低温冷害分析及研究进展[J].黑龙江农业科学,2009(4):154-157. [4] 王冬妮,郭春明,刘实,等.吉林省水稻延迟型低温冷害气候风险评价与区划[J].气象与环境学报,2013,29(1):103-107. [5] 宫丽娟,李帅,姜丽霞,等.1961-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冷害时空变化特征[J].气象与环境学报,2015,31(1):76-83. [6] 李帅,陈莉,王晾晾,等.黑龙江省延迟型低温冷害气候指标研究[J].气象与环境学报,2014,30(4):79-83. [7] 王书裕.我国作物冷害研究的进展[J].气象科技,1984,12(4):75-79. [8] 王远皓,王春乙,张雪芬.作物低温冷害指标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[J].气象科技,2008,36(3):310-317. [9] 谭亚玲,洪汝科,陈金凤,等.海拔高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的影响研究[J].种子,2009,28(7):27-30. [10] 邱福林,邵国军,张秀茹,等.水稻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[J].辽宁农业科学,2001(3):17-18. |